首页

女王视角

时间:2025-05-26 11:02:57 作者:高质量发展看中国|小小大蒜种出“辣”经济 浏览量:45959

  央广网盐城5月23日消息(记者顾炀威)五月,正值挖蒜的时候,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南阳镇的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蒜香。大蒜是南阳镇的传统产业,走进吉兴村,万亩蒜田上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景象。蒜农们弯腰挥铲,将一簇簇饱满的蒜头从泥土中翻出,剪柄、装筐、晾晒……绘就了一幅“蒜香”丰收图景。

  “过去种棉花,辛苦一年挣不到几个钱,现在种大蒜,每亩纯利润能有五千元!”盐城市大丰区南阳镇吉兴村党总支书记刘静指着成片的蒜田感慨。吉兴村拥有耕地7700余亩,全村大蒜种植面积达4500亩。青大蒜年产万吨以上,蒜薹年产5000多吨,是南阳镇名副其实的“大蒜第一村”。

  村里的飞宇家庭农场负责人施建兵承包了200余亩蒜田,种蒜已有6年。“今年蒜苗价格稳中有升,每亩营收五六千元不成问题。”他笑着说。家庭农场不仅带动了自家增收,更吸纳了本村及周边村民务工,日工资150至180元。“我们村就种大蒜,在家门口干活,既能顾家又能挣钱。”村民王大妈在田间边剪蒜柄边说道。

  为提升产业韧性,吉兴村成立农业发展公司,自主经营43亩大棚青蒜,并与上海企业签订了订单,“我们的大蒜辣味足、品质优,检测合格无公害的有机大蒜能卖到3元一斤,较普通蒜价高出两倍。”刘静介绍,村集体计划带动周边种不动田的农户以土地占股经营的形式参与收益,预计每年为集体增收4万元,农户户均增收3000元。2024年,村集体经营收入突破104万元。

  在稳固大蒜产业的同时,吉兴村正探索“多条腿走路”。村里试种虎皮椒、丝瓜、甘蓝等新品种,推广“订单农业+直播带货”模式,拓宽增收渠道。“先试种、后推广,让村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他们才会跟着干。”刘静说。

  产业兴旺的同时,吉兴村的人居环境也在悄然升级。“以前河道漂满水草,现在家家门口种果树,水清岸绿。”吉兴村以“河塘清洁、道路保洁、村庄整洁”为抓手,全面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让村庄焕然一新。

  从“看天吃饭”的棉田到“土里生金”的蒜海,小小蒜头撑起乡村振兴大产业,吉兴村正将“金蒜盘”越打越响,走出一条产业旺、生态美、百姓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新业态“解锁”乡村松弛感 “Z世代”爱上Country walk

纽约11月13日电 (记者 王帆)美国纽约联邦储备银行13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美国家庭债务总额在今年第三季度创历史新高,低收入群体表现出更大的财务压力。

第一观察|申遗成功,总书记阐明深意、提出要求

韦章炳:“端”,水族民众也称“额”和“多”。“多”是“端”的谐音,其音来自于“端”的华夏上古音。“端”者,即始即终,新年之首旧岁之末也。水书历法规定,端节从水历十二月(农历八月)第一个亥日起算,至水历新年二月(农历十月)结束。这段时间正是万物成熟、颗粒归仓的时节,恰与庆丰收的时节相吻合。

奥运冠军肖雁宁回应首次执裁赛事:秉持责任心

把贵林社作为旅行目的地之一是一个小众选择,但来自湖南长沙的邓睿诗和同伴对行程心满意足。她告诉记者,地方相声不仅具备沉浸式体验,还能提供了解城市文化的窗口,“我们坐的桌子叫人民公园桌,还有八一广场桌、东湖桌,都是南昌的标志性地点。”

2024伦敦书展开幕 “阅读中国”展区广受关注

数据显示,西柏坡村九成以上村民从事旅游相关工作,人均年收入已超过1.5万元。而西柏坡所在的平山县,2023年全年接待游客2091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47亿元。

遇见福建:连城非遗奇妙夜精彩上演

多家国际主流媒体评论认为2024年中国经济实现平稳开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报告预测中国将是今年全球增长的主要贡献者。汇丰银行等金融机构高管分析认为,尽管面临挑战,中国经济从长远看已进入良性发展轨道。中国仍然是外资企业投资兴业的热土,今年1月,中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588家,同比增长74.4%,西方发达国家对华投资大幅增加。日前,中方发布了《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行动方案》,将继续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经营做好服务保障。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